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动“三抓三促”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近日,天水市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干警开展了“数字检察大讨论”活动,本次活动立足检察工作实际,鼓励广大干警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旨在开拓思路,探索大数据赋能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以数字检察助力天水检察工作现代化。
以数字检察为引擎 助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天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卫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数字检察”战略,打破了检察机关传统的法律监督方式与办案路径,通过建立法律监督模型的类案监督方式有效提升检察监督质效,着力破解执法和司法权利运行和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通过积极能动履职和深化溯源治理,为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检察实践样本。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一直是“四大检察”协调发展的短板弱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线索发现难、案件办理效率低、监督质效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要破解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困境,就要抓住数字检察发展的契机,用好中国裁判文书网、执行信息公开网、行政执法及行政处罚的海量数据检索、分析功能,通过分析类案监督规律,针对监督难点和重点构建可行可用的数据模型,有的放矢开展精准监督,让“数据”说话,用“数据”监督,以“数据”赋能。
“数字检察”是检察机关提升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层的民事行政检察官,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推进数字检察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大数据运用融入检察履职的全过程,以大数据赋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走深走实。一方面要坚持业务为主导,主动梳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中的普遍性问题,以发现和纠正深层次问题为导向开展监督工作,强化精准监督理念,丰富监督手段和措施。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溯源治理,在办理好民事行政案件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挖类案背后深层次治理漏洞,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治理堵点、填补漏洞,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积极作为,做到溯源治理、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