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天水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耀明与其他与会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天水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入开展“铸忠诚警魂”活动“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把“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到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不断提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权益的检察能力和水平,助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日起,“天水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天水检察实践”专栏,对全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助力平安天水、法治天水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矛盾源头解绘
就秦州检察新“枫”景
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从源头上防范矛盾风险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检察工作总要求和基层检察工作新格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开展矛盾实质性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
优化信访接待
做好便民服务

把“群众信访无小事”作为新时代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政治责任,更认真、更细致、更高效地处理群众的每一个诉求,信访回复答复率始终保持在100%。一是检察长带头接访。制定“检察长接待日”安排表,每周安排一名院领导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大厅接待来访群众,当面倾听诉求,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院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202件,占全年接访量的42%;“三类案件”实现院领导包案率达100%。二是规范信访流程。从信访事项的接待、审查、受理、分流、办理、督促、答复等环节入手,坚持“谁办理,谁答复”的原则,压实责任,对所有的信访事项,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三是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对所受理的信访事项,按照“7日内程序回复和3个月办理过程或答复”的要求,能够答复的马上答复,不能答复的及时分流到业务部门办理,并同步做好督促,及时答复来访群众,力求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强化刑事和解
推动轻罪治理
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工作有力开展,以矛盾纠纷化解助力轻罪治理。在依法办理的轻罪案件中促成刑事和解110余件。一是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关口。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提前介入阶段联动侦查机关形成调解合力,积极促成赔偿谅解。二是注重释法说理。将释法说理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积极开展案件听证,用群众语言讲清楚事实、讲明白道理、讲透彻法律。三是深入诉源治理。推进“治罪”向“治罪+治理”的转变,在办案中重点分析案发的深层规律和隐藏在案件之中的社会问题,及时制发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切实解决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推动诉源治理取得成效。
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解决群众难题
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为核心,明确监督范围、规范办案流程,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是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将化解行政非诉执行阶段产生的行政争议作为重点,探索在行政复议阶段化解争议和行民争议一并解决。该院在履职中发现,秦州区某村及天水市某公司均未批先建且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内容,经调查,两起案件行政处罚并无不当,但两个建设项目均属于公益项目和民生工程,遂与行政处罚机关、行政相对人进行座谈、磋商,促成行政相对人缴纳罚款并提交相应审批资料。二是加强内外衔接。配合上级院建立争议化解行政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积极办理上级院转办或交办案件。通过座谈、案件会商、联席会等方式与行政机关共同分析案情、研究化解方法、总结类案问题、规范文件适用,促成和解协议的签订并督促双方落实。将检察机关的诉前督促履职、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与法院的审判职能相结合,共同应对“程序空转”难题。三是丰富工作方法。将调解、和解作为行政诉讼监督的重要手段,充分依靠群众、走进群众,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增加与法院、行政机关沟通流畅性的同时,赢得行政相对人更高的信任感,最终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做实司法救助
彰显司法温度

顺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大对因案致贫致残等特殊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用实际行动帮助受害者摆脱困境。为12名案件贫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0万元。一是强化内部协作配合。将司法救助责任全面落实在“四大检察”办案全过程,加强部门间沟通衔接,业务部门移送救助线索7件,占比58.3%。二是高效落实到位。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时,坚持“一案一策”,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审批、报备机制,积极汇报争取救助金,保证及时发放到位。三是融合社会救助。争取地方政府、民政、残联、妇联等多部门支持,积极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新格局。与秦州区乡村振兴局签订《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深度参与服务乡村振兴。